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11 09:30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根据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故本题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结合题干描述,获得相应的地位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具体迁移。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题干中,“水”这一要素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将“水”重新组合形成“淼”,属于具体迁移。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见的精加工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记忆术(常见的记忆术主要有:①位置记忆法;②缩简和编歌诀;③谐音联想法;④关键词法;⑤语义联想;⑥形象联想法);(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因此,采用记忆术属于精加工策略。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社会属性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句话论述的是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