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11 09:38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顺序性的具体表现: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的特征。“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结合题意,故本题选D。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它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故本题选A。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题干中,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等属于民主管理。故本题选A。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智力水平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