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12 09:28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老师对学生的奚落、责骂、罚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故本题选A。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思想。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认为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在著作《爱弥儿》中,他提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卢梭提出了系统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故本题选C。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具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教导和帮助下,才能以最短的时间、以最高的效率掌握人类创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迅速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发挥得怎样,学习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重要标志。题干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说明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故本题选C。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包括: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A说法正确。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但不是平均发展,B说法错误。西方的全面发展教育与我国不通,C说法错误。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D说法不正确,综上,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题干的意思是:现在的教育者,手持书本,且吟且视,重在口授,心无所得,故意找些难题考问学生,又多讲些名物制度,让人不懂。但求多数,不考虑学生是否学会,教学既无诚意,又不考虑学生的才性高低及其学习能力如何。学生无法有效接受,违背了量力性原则。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