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17 09:10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成学习理论属于个人建构主义的代表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提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内部心理特征的过程,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白板上画画,学习总是要涉及学习者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但超过150%时,人们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题干中背诵八遍刚好会背,那么应该一共要背十二遍学习效果最佳。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外部表现有:(1)适应性运动,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如“屏息凝视”。题干的描述属于注意的外部表现中的适应性运动和呼吸运动的变化。故本题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质类型。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外表温柔,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题干中的小雨符合抑郁质的特点。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概念。广义的学习包含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A、B、C选项符合学习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引起的,由于疲劳、疾病或药物等引起的行为的短暂变化与真正的学习行为之间是有区别的。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