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1-17 09:36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人身权中的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老师罚小北在教室后罚站,属于变相体罚,侵犯了小北的人格尊严权。故本题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动机冲突的类型。常见的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其中,双避冲突是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逃避其中的一个目标。题目中“怕寒冷”和“受到老师批评”均是想要逃避的,属于双避冲突。故本题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奥苏贝尔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故本题选B。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铄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题目中,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倾向于外铄论。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纳的归因理论。题目中李老师把学生成绩不好归结为能力的因素,能力属于内部、稳定的归因。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