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2-01-24 11:01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也叫教学要求或教学目的,即说明本课时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一篇教材教学的行动纲领,要写得具体、明确、恰当、适中。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一是大纲要求,二是教材特点,三是学生水平。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的才能定位准确。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教学目标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根据这些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可以说,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系统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利于保证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
2.教学目标描述具体的行为表现,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把握客观、具体的评价标准,使教学评价的随意性很大。用全面、具体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作为编制测验题的依据,可以保证测验的效度、信度及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使教学评价有科学的依据。
3.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习者的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必须让学习者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他们才能明确成就的性质,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就活动,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成就归因,并最终取得认知、自我提高和获得赞许的喜悦。
4.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根据控制论原理,教学过程必须依靠反馈进行自动控制。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交谈、测验和评改作业等各种反馈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
实例: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同类词:认识,会。
实例:认识三角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同类词:能。
实例: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类词:证明。
实例:证明定理: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知识技能 |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数学科二学情分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