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2-02-12 11:4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3)设置疑问创设情境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观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②结合学生的兴趣,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③结合新旧知识的关联性,针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④揭示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中的矛盾包括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间的矛盾,同一知识不同认识产生的矛盾,课题内部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矛盾。在教学中通过揭示和呈现矛盾,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借助实物创设情境
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具体真实存在的物体进行教学,更利于学生获取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6)善用语言,引发联想,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教师所创造的想象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环节的安排
1.导入新课
(1)概念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2)作用
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集中在教学的内容上。
②激发学生兴趣。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③铺垫作用。联系相关知识,引向新的学习内容。
④明确学习目的。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设置新课导入,能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下一篇: 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基因治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