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2-02-23 09:45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创设音乐情景,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影响,感受集体力量,属于陶冶法。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之一是进行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对学生一学期的思想品德以及学习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的评价。题干中,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写评语,属于其工作内容的操行评定。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考察他做些什么,观察他做这些事的方式方法,了解他安于什么。即通过了解这个人,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有利用因材施教。故本题选C。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教学。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呈现,要求学生作出选择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故本题选D。
10.B
【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是英国课程理论专 家斯腾豪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在课程研究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教师即研究者”观点的核心思想是:改进教育实践,关键要靠真正进行教育活动的教师发现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方法来实现。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