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2-03-28 10:45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活动二:
教师提出问题:从人类社会的构成上来看,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从人类社会的构成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环节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活动一:教师出示材料:感觉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式分别反映外界对象的各种属性。动物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在大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映,这就是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例如,猎狗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猎人拦猎物,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来躲避猎人的追捕,海豚可以担当人类水中作业的助手。引导学生思考:意识是什么的产物。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得出结论: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活动二:教师出示人脑与动物的脑之间的差异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1)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是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为什么?(2)智能机器人能否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
学生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教师总结: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活动三:教师分享名人名言: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大话”、“描神画鬼”等都不是凭空创造的?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总结: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环节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马克思的论述: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师生共同总结: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浪费水资源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从哲学角度来说,人们浪费水资源的行为错误在哪?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人们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同时也没有看到自然界是客观的。
(四)课堂小结
教引导学生先自我总结,在这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五)课后作业
课后,学生针对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