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chuan.hteacher.net 2022-04-01 14:20 四川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ACD选项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特点。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学生具有可塑性是因为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规律。贯彻教育性教学规律要求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74
下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5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