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09-27 17:28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设计教学法》的作者是克伯屈。克鲁普斯卡娅是《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故本题选D。
2.A
【解析】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教师的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等;其中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题干中描述的是道德形象。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设想的是昆体良,著作有《雄辩术原理》;最早进行详细论证的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故本题选C。
4.B
【解析】1877年,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题干中描述的是乌申斯基最早提出,不正确。故本题选B。
5.A
【解析】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自我开始分化,开始分成“主我”“客我”或“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自尊心不断增强,独立意识逐步增强等。而BCD选项描述的是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故本题选A。
6.A
【解析】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1)目标应描述经由教学后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师的教学过程。(2)目标要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3)陈述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以观测,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华而不实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B正确(4)目标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故,A选项错误;(5)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应该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C选项正确;(6)行为表现程度是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主要用来评量学习表现或者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题干中,D选项正确。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故本题选A。
7.A
【解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强调的意思是: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自己的师傅,师傅也不一定每方面都比弟子强,所以强调教学相长相互尊重。故本题选A。
8.D
【解析】A项的意思是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B项是指如果老百姓能听从(君子的差遣),就顺其自然;如果老百姓不听,就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派遣他们做这件事);C项是指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可以更广泛的去学习了以求更好;D项是指只要年十五以上,我很愿意交给他学问哪。因此,本题D项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有教无类。故本题选D。
9.D
【解析】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三句话都体现的循序渐进原则。故本题选D。
10.A
【解析】教育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6月第三周模拟题2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