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09-27 17:2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代以儒家“五经”为教育内容,“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和(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春秋》
2.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
A.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D.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3.“六艺”中的“礼”为( )教育内容。
A.艺术 B.基础文化知识
C.文字 D.政治伦理
4.《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请问“终身教育”的提出者是( )。
A.保罗·朗格朗 B.杨贤江
C.杜威 D.孟禄
6.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侵犯人身权的现象,下列哪一个选择不属于侵犯人身权( )。
A.在课堂上侮辱学生人格
B.请家长到校谈话并教育其学生
C.明明知道操场体育健身器材损坏而不主动修复造成学生受伤
D.在寝室通过搜身等手段查找丢失物品
7.在西方,最早提出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的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卢梭
8.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应依法( )。
A.承担民事责任 B.承担刑事责任
C.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D.给予行政处分
9.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卢梭 B.康德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中的“习”最适合的意思是( )。
A.复述/重复 B.实践应用
C.讨论分享 D.发现探究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6月第三周模拟题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