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09-27 17:35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强调的就是在活动中教育,在实践中教育。故本题选C。
2.D
【解析】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1)防止外部干扰:防止外部干扰,避免强烈的、新异的、变化运动的刺激物的消极影响,这是保持学生注意稳定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室周围要保持安静,远离车站、码头及闹市区;教室的布置要简洁;教师上课服饰要自然大方;尽量避免学生迟到早退、随意出入教室等情况;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事件。(2)讲究教学艺术:教师上课要讲究教学艺术,做到教学内容科学正确,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从而使教学内容能切实地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也才能引起学生对这些教材的无意注意。讲得太深,学生无法理解,自然难以保持注意。相反,内容太浅,学生一听就懂,容易分心。故本题选D。
3.D
【解析】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故本题选D。
4.A
【解析】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故本题选A。
5.D
【解析】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组织是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组织有原则有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故本题选D。
6.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个体通过自己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的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题干中描述的是小红知道自己不该偷看同学的手机聊天记录,但总是忍不住想要知道同学跟其他人聊天内容,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去偷看。故本题选C。
7.A
【解析】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由于学科专 家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基本要领、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以及本学科的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因此,学科专 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故本题选A。
8.C
【解析】关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存在不同主张。有“大课程小教学”和“大教学小课程”之说,也有人认为课程与教学属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或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则是指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它们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课程论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论主要研究“怎么教、如何教”的问题。故本题选C。
9.B
【解析】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10.B
【解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包括:(1)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2)替代性经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说服:用言语说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多的努力。(4)情绪唤醒:通过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减轻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可起到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题干中,描述的是相似的人获得成功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