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6 16:29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的思潮只是否定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以及理念,并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故本题选B。
2.C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受这些因素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人口状况;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文化传统;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学校教育制度无关,不是影响学制的因素。故本题选C。
3.D
【解析】题干中青少年的智力和体力指的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说明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故本题选D。
4.D
【解析】19世纪70年代,在传统大学的推动、社会需求、政府重视及广大民众的强烈要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大学推广运动在英国兴起。它不仅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英国大学职能的转变,而且扩大了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了成人高等教育及妇女教育的发展,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故本题选D。
5.D
【解析】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的为大众化阶段,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故本题选D。
6.C
【解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故本题选C。
7.B
【解析】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故本题选B。
8.B
【解析】19世纪后期,体现教育民主的单轨学制最早在美国确立。故本题选B。
9.C
【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其后的职业学校。题干中提到英国分别为资产阶级的子女和劳动人民的子女分别设立学校,体现了双轨制。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