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2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按照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故本题选C。
2.A
【解析】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故本题选A。
3.D
【解析】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是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作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课程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题干中的“校风、班风、师生关系”都属于隐性课程。故本题选D。
4.C
【解析】AB两项正好说反了,显性课程是外显的、裸露的;隐性课程是内隐的、潜藏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有作用,价值无法比较,因此D错误。故本题选C。
5.C
【解析】隐性课程是指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它通常包括渗透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包括校容校貌、班风学风、礼仪习惯、人际关系、信仰偏见等,故隐性课程不是独立的。故本题选C。
6.A
【解析】美国著名课程专 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五个层次:一是理想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三是领悟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 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故本题选A。
7.B
【解析】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经验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实际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一切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故本题选B。
8.A
【解析】人本主义课程论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题干关键词“强调个体”“尊重儿童”等,都是明确指向人本主义的提示性词汇。故本题选A。
9.A
【解析】分析教育哲学是主张将分析哲学的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注重教育名词和概念的分析,而不求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思想。故本题选A。
10.B
【解析】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认为:(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和目的,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这是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杜威认为,传统学科课程的逻辑组织只适用于成人,儿童作为初学者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课程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