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4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十二年一贯整体设置
C.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2.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习作业法 B.实践探究法
C.实物演示法 D.实验教学法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成绩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
5.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
A.知、情、意、行 B.导、学、习、行
C.闻、行、忠、信 D.学、思、习、行
6.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辩,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
A.连续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7.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 )。
A.综合分组 B.外部分组
C.内部分组 D.交叉分组
8.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性要素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9.我国小学低年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
A.活动型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
10.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A.制约与促进 B.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涉 D.培养与推动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