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4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故本题选D。
2.D
【解析】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故本题选D。
3.C
【解析】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是最先发展的,婴幼儿的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故本题选C。
4.D
【解析】课程定义的观点之一: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这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故本题选D。
5.B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进行的较频繁,如一个单元活动结束时的评估,一个章节后的小测验等。故本题选B。
6.A
【解析】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的结构的把握。题干中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这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归类策略。故本题选A。
7.D
【解析】《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如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是,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指的是: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经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现在引用这一名句,用来说明教和学都会使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因而必须不断学习,绝不能自满,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故本题选D。
8.C
【解析】知情意行四要素中,知是基础,在本题中,小学生是决定改掉迟到的缺点,说明小学生知道迟到的行为是不对的,决心改掉,说明情也没有问题,没有做到是因为意志有问题了,所以应该强化其道德意志。故本题选C。
9.C
【解析】蔡元培先生身处新旧文学交替之际,中西文化冲撞之时,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以自己独特的治学之道,担任北大的校长,开创了“学术至上,兼容并包”的自由新学风。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士楷模”的教育家。故本题选C。
10.C
【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儿童的作品很多,如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等。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