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5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在于:(1)首先,研究的范围不同。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个体现象,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故本题选A。
2.D
【解析】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故本题选D。
3.D
【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性化统一的过程。故本题选D。
4.B
【解析】学生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成分。道德认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故本题选B。
5.B
【解析】要引发和提高儿童全身心投入德育情境,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角色,体验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在冲突中产生、解决、再生产和再解决中推动结构的转换和重组,促使儿童道德阶段形成。故本题选B。
6.D
【解析】关于道德的内涵,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支持。道德相对于个体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因此并不受个体生理和心理制约。故本题选D。
7.D
【解析】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故本题选D。
8.D
【解析】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故本题选D。
9.A
【解析】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题干的表述对应的是道德认识。故本题选A。
10.A
【解析】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李理知道私拿别人东西不对,表明他已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但有时候忍不住,表明其缺乏道德意志,教师应从培养其道德意志入手。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二周模拟题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