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7 16:5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王君从认识层面知道自己应该早起上学,但不能排除主观上的干扰,所以再次迟到,对他的教育应该从道德意志上提高。故本题选C。
2.C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题干中,班主任组织“淘气鬼”成立足球队并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了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故本题选C。
3.A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B选项通过分享故事、C选项通过爱心活动、D选项通过讨论,以上三项都体现组织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A选项,通过组织课堂考试,采用单一的以知识为主的测试来判定学生思想品德。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不顾实际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培养。故本题选A。
4.C
【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强调,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其中,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指的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形成合力。故本题选C。
5.B
【解析】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题干为了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进行军训,适合以意志品质的培养为主题,使学生成为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人。故本题选B。
6.B
【解析】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进行道德判断是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故本题选B。
7.D
【解析】德育过程具有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长期反复的结果。题干中“没几天毛病又犯了”,体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规律。故本题选D。
8.A
【解析】学生形成道德认知的两个基本环节是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故本题选A。
9.C
【解析】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故本题选C。
10.D
【解析】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主动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德育过程就是对各种影响进行干预、协调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品德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二周模拟题2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