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8 11:1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同一阶级社会中基本对立的阶级对同一行为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但是,由于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具有客观标准,因而人类具有共同承认的社会公德。“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故本题选D。
2.B
【解析】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他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义是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故该模式是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故本题选B。
3.A
【解析】体谅模式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模式是围绕人际—社会情境的道德教育。故本题选A。
4.B
【解析】体谅模式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主张教师要采取中性立场,虚心接纳儿童的思想情感,以促进或引导者身份出现,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故本题选B。
5.C
【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模式是围绕人际-社会情境的道德教育。该理论的特征有:坚持性善论,主张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故与中国孟子性善论观点一致。故本题选C。
6.B
【解析】道德认知模式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强调在群体中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故本题选B。
7.B
【解析】《全球伦理宣言》提出一项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以耶稣的名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理论支持。故本题选B。
8.B
【解析】体谅模式的观点:a.帮助学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教育的职责;b.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c.鼓励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关心。麦克费尔提出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理论假设。但这一理论假设不完全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故本题选B。
9.C
【解析】对于此类状况应当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故本题选C。
10.B
【解析】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 家麦克菲尔首创。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道德两难问题为基本教材,而体谅模式以人际-社会情境问题为基本教材。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二周模拟题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