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8 11:17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实验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动手试验而巧妙的引入新课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验导入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故本题选D。
2.D
【解析】游戏导入法即通过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产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进入学习情境的方法。故本题选D。
3.A
【解析】讲授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故本题选A。
4.D
【解析】A选项衔接导入法是从教学知识整体结构出发,根据同一类型知识的顺序,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地导入新课的方法。B选项故事导入法是教师通过故事调动学生的精力和兴趣。C选项温故导入法,即复习导入法,在开始新课前,先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把前后所学知识衔接起来,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D选项设疑导入法,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的方法。题干中,老师在课堂开始前,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设出悬念,属于设疑导入法。故本题选D。
5.C
【解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三方面。故本题选C。
6.D
【解析】教师在进行板书时要简明,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少则得,多则惑”,体现板书简明特点。故本题选D。
7.A
【解析】教师结课的方法有归纳法,比较法,悬念启下法和练习法,其中,悬念启下法是课结束时,教师选择时机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方法。题干所述为悬念启下法。故本题选A。
8.C
【解析】课堂提问的要求包括:(1)合理地设计问题。①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而问,步步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②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的问题最好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③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善于设计问题的变式,提问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④提问的问题之间应是联系、前后有序的,不应是孤立的、零散的。⑤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练扼要,富于思考,紧扣教材,突出重难点和关键点。(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提问目的要明确。(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选项AB都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选项C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合理设计问题。选项D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会导致学生课堂上以抢答为主,争分数,违背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挫伤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故本题选C。
9.C
【解析】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其核心内容为设计教学进程。故本题选C。
10.C
【解析】课时计划也称教案,是对每一堂课具体深入的教学准备。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