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22天津教师招聘:7月第三周模拟题8

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8 11:32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故本题选C。

2.A

【解析】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故本题选A。

3.A

【解析】两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这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即双趋冲突。故本题选A。

4.A

【解析】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小学生对于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就能坚持学习很长时间,这表明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意志的坚持。故本题选A。

5.A

【解析】双趋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为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故本题选A。

6.B

【解析】趋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多重趋避冲突是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题中既想回答老师的问题,又怕答错了被嘲笑属于趋避冲突。故本题选B。

7.D

【解析】酸葡萄心理,指的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故本题选D。

8.D

【解析】文饰指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找一些理由为自己辩护,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正当合理的,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自我安慰,减少需要不能满足时的痛苦。故本题选D。

9.D

【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又称转移)、文饰(又称合理化)、投射、代偿、升华、退行等。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题干表述不符合,所以A排除;压抑也叫潜抑,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题干表述不符合压抑的含义,所以B排除;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题干表述不符合否认的含义,所以C排除;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题干小明被老师批评后,踢到板凳,符合转移的含义,故本题选D。

10.A

【解析】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化悲痛为力量”是升华作用的表现。故本题选A。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文文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天津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3年天津教招模拟题:6月26日模拟题222023年天津教招模拟题:6月26日模拟题212023年天津教招模拟题:6月26日模拟题202023年天津教招模拟题:6月26日模拟题192023年天津教招模拟题:6月26日模拟题182023年天津教招模拟题:6月26日模拟题17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