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1-13 15:20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其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也最长。故本题选B。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教育理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的观点。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观点。故本题选D。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地位。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故本题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育的功能。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美育的直接功能是育美。故本题选C。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此,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而政治经济制度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直接因素。故本题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家的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观点,是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故本题选C。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的内涵。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意指听说不如自己亲眼所见,凡事自己所亲历的才是可信的。在教学中反映了直观性的原则。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