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07 15:5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美育的直接功能是育美。故本题选C。
2.A
【解析】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因此,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故本题选A。
3.C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故本题选C。
4.C
【解析】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分别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德育在五育中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智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定向和奠基作用的是德育。故本题选C。
5.B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指的是人对自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实美和艺术作品中存在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鉴别美主要是区分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欣赏美要求有美学的基础知识,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并使人格和性情得到陶冶。(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个体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艺术美的创造和现实美的创造。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任务。故本题选B。
6.D
【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故本题选D。
7.D
【解析】个体的不同心理系统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发展时间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心理发展具不平衡性。故本题选D。
8.B
【解析】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阶段性。忽视年龄特征,无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指的是阶段性。故本题选B。
9.A
【解析】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动物追随行为--印刻现象,只在特定的时期出现,即关键期。故本题选A。
10.B
【解析】奥地利生理学家劳伦茨在研究幼禽印刻现象后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即个体在某个阶段形成某种技能特别容易。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