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23-01-08 14:28 广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考情分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至圣”。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将其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考查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会将孔子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先哲及其思想”进行结合考查,因此我们将知识点与习题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二、知识呈现
三、知识巩固
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2.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过犹不及”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有教无类”
3.“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而知新 D.三人行必有我师
4.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接纳,主要是由于( )。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
B.儒家思想不适合各国诸侯需要
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
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
5.现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
A.“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C.时代发展了仍须遵循一致的道德准则
D.对传统文化必须予以绝对的肯定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共:拱,环绕的意思)之。
——《论语》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特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1)据材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2)据材料二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思想精华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他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主张以德治民,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恩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正因为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其思想主张也就不同,故B项正确。
2.【答案】C。解析:A项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B项体现的是中庸的主张;D项是孔子的教育主张;C项主张君臣等级和父子纲常,是礼这一主张的反映,故选择C项。
3.【答案】B。解析: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符合有教无类的含义,故选B项。
4.【答案】B。解析:孔子曾短暂从政,其思想也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恢复礼治社会,他主张“仁”,这显然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这是其思想不被接纳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孔子政治主张不被接纳和诸子百家宣传以及自身宣传无本质联系,故CD两项错误。
5.【答案】B。解析:A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与题干的表述不符,儒家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干多年,在新时期,提倡“以德治国”主要是批判继承其内容,吸取儒家思想的优良传统,故选B项。
6.【参考答案】
(1)观点:仁、礼、德政。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其观点不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地位: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上强调和谐人际关系,比如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等,体现了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望。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广西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