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3-01-27 17:56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33.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表明品德具有( )。
A.社会性 B.稳定性
C.统一性 D.可变性
34.小周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周的道德认知处在(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实在论阶段
3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形成的内化阶段。品德形成经过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其中,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品德就形成了。题干中,行为方式成为个体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表明品德形成处于内化阶段,具有稳定性。故本题选B。
3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无律(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实在论)到自律(道德相对论)三个阶段。在自律阶段,儿童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题干中“规则可以改变、可以违反”说明小周处在自律阶段。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