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3-01-30 10:23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如“固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在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环境中,“固执”带有“撒娇”的意思;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固执”又带有“反抗”的意思。这就说明了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其中,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了,要想改变它就比较困难。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个体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题干中“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描述的是人格的独特性而不是稳定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2.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强调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智力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智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次,非智力因素又能支配智力活动。再次,非智力因素还能补偿智力方面的弱点,“勤能补拙”就是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补偿作用。故本题说法正确。
3.校本课程是学校领导、教师参与研究开发的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
3.【答案】√。解析: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形成一个由校长、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开发课程的合作共同体。校本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变,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
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变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故本题说法正确。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二十八)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