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3-02-02 10:28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综合课程的概念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综合课程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课程的目标通常指向学生知识的增广与统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等;②综合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内容的组织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强调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整体性;③综合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二、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
根据考察和探究的中心主题或问题的来源不同,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综合学科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
根据学科课程综合的程度不同,可以把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1)相关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相关课程可以克服分科课程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通过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彼此整合起来,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教师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之后,也可以彼此配合,避免对知识的不恰当重复。例如,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语文、历史、音乐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等等。
(2)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科,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融合为生物学,西方历史、西方地理、西方音乐、西方文学可以融合为西方文明等。融合课程并非原先的几门传统学科的拼盘或混合,而是打破或超越了被融合的各学科的固有逻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体――融合课程的逻辑。由此看来,融合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了相关课程。
从课程实践看,融合课程并不普遍。原因是设计融合课程存在许多障碍。每一门学科通常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怎样将不同学科内容整合起来以形成新的理论原理,这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实际上,开发融合课程所存在的困难不仅是不同学科内容本身的关系问题,从更深层的社会背景看,每一门学科所代表的是某一群体的利益,学科融合会打破业已确立起来的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平衡,导致利益冲突,这必然会使课程融合产生困难。
(3)广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广域课程在出发点上与融合课程存在某种相似,都是围绕一个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独立性。广域课程在范围上比融合课程大。融合课程的范围主要限于与学科有关的领域,而广域课程则不仅包括与学科有关的领域,人类的所有知识与认知领域都可以被整合起来。
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是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这类课程内容主要源于某一社会或整个人类的条件和状况,学生研究社会的种种特征与问题,如学校的功能、社会生活的主要活动、学生和整个人类的诸种持久的问题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分别是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经验增长和人格发展。
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德国的“乡土教育论”与“合科教学”、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和“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都是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范。
练习题(单选)
某学校开设了动物教育课、河流教育课、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融合了语文、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知识,这些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程分类的知识点。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从题干中这些课程融合了“语文、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是属于综合课程。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之走进杜威的教育思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