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3-02-07 14:26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类: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这一理论也是他的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提出低级心理机能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心理机能则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
高级心理机能具有间接性,间接反映的中介结构,即为工具。在人的工具生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
他认为认知发展只能在文化情境中加以理解,紧接着根据这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分,他提出了他的心理发展观。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1)心理发展观的内涵
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他论述了儿童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和指标。就其原因而言:社会文化历史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运用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改变;心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将社会文化的外部活动形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
于是他提出了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四个标志。
(2)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四个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主动性和有意性。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即指概括性、间接性的高级意识系统。
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儿童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减缩,其心理发展水平越高。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那么心理发展观如何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呢?他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理念。
三、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发展,是潜力的开发。儿童的这两个发展水平的动力状态是由教育教学决定的,例如我们常说“跳一跳,摘果子”,所以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不断发展。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生的发展”。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而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总结来说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进行教育。
1.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
A.乌申斯基 B.卡普列杰夫 C.巴甫洛夫 D.维果斯基
1.【答案】D。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历史理论、内化学说以及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是根据( )理论提出的。
A.社会历史文化理论 B.最近发展区
C.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D.内化学说
2.【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启示就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对支架式教学模式有重要贡献的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3.【答案】C。解析:建构主义是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4.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不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是( )。
A.最近发展区 B.心理发展观 C.认知发展观 D.内化学说
4.【答案】C。解析: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历史理论、内化学说、心理发展观以及最近发展区。
5.学生现有的水平是10分钟能做20道计算题,在教师的帮助下10分钟能做25道题,这种学生现有水平和在成人帮助下水平的差异叫做( )。
A.先行组织者 B.最近发展区 C.观察学习 D.水平差异
5.【答案】B。解析:题干所描述的是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