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3-02-16 16:04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幼儿从中班升入大班,经常一起交流身高、体重、换牙,因此教师和幼儿一起确定开展“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教师往游戏柜里投放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镜子、牙齿模型、几把软卷尺。幼儿拿着照片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对牙齿模型反复研究,柜子里的卷尺却无人问津。教师觉得相较于其它材料,卷尺实在太小了,也容易被碰滚落到角落里,幼儿很难发现它。于是,教师特意将卷尺放到了区域的桌子上,把桌子上其它物品收到了柜子里。
第二天萌萌发现了卷尺,好奇地摆弄起来,并问:“老师,这个怎么用啊?”教师说:“你觉得呢?你想怎么玩?你试试。”逐渐地,许多幼儿都对卷尺产生了兴趣,有的发现卷尺上有很多小数字,有大有小;有的发现卷尺上有很多竖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圆圆将卷尺贴在桌子边缘,教师问:“圆圆,你在做什么?”“我在用卷尺量桌子呢!”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用卷尺到处量,并拿着教师增加投放的长板、小棍、扣链等不同材料,运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把活动室里的各种物体都量了个遍。教师建议幼儿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启发幼儿如何让别人看懂自己的记录单。测量身高时,总是会遇到被量的人高、测量的人矮的情况。教师问:“从哪儿到哪儿是身高?这样量准吗?怎么办?”“他有多高?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办法……一把卷尺让幼儿自发生成了近一个月的测量活动。
根据以上材料,试析幼儿教师在上述活动设计中采用的是什么学习模式?并结合以上案例谈谈该学习模式的设计要点。
【参考答案】
(1)幼儿教师在上述活动设计中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据的学习,它的核心内容是问题、证据、解释、评价和交流。幼儿探究式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主要依靠直接经验进行探索,得出结论,并以多种方式表达结论,从而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经验,提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案例中幼儿们以“卷尺怎么用?”这一问题为依据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亲身实践,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得出探索结论。因此体现的是探究式学习模式。
(2)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点:
①从幼儿经验出发确定探究主题。
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主题的来源既可以是教师根据《纲要》精神、幼儿发展特点以及经验基础有计划地加以预设,也可以是在幼儿兴趣点以及经验基础上进行即时的生成。案例中主题是在幼儿兴趣点以及经验基础上进行即时的生成,即“卷尺怎么用?”。
②提供充分的支持探究的环境。
幼儿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需要环境的支持,教师应努力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支持条件,挖掘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探究时间及自由探究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案例中教师为幼儿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环境、材料、时间等的支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支持探究的环境。
③形成支持合作、交流、引导的探究过程。
探究式学习强调和注重幼儿在探究中体验过程。教师在设计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时,应当充分观察、了解,认真倾听并支持幼儿的想法,师幼之间、幼幼之间要有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同时教师应当对幼儿的活动逐步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的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或走向更深入的探究。案例中教师在幼儿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合作、交流,引导幼儿深入地进行探究。
④探究结果运用形成性评价方式。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探究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探究结果的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幼儿探究行为和能力的评价。如幼儿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搜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预测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将间接经验运用于实践问题的能力等。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2021江西省幼儿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
下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笔试人文地理试题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