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2-28 16:40 天津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自我意识是人心理过程的调控系统,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构成。其中,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题目中的小邓以自我为中心,盲目乐观,对自我没有正确的分析和评价,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故本题选A。
2.D
【解析】题干中班上学生存在迟到,不参加早操等情况,是想睡懒觉,可见学生无法约束自己的言行,属于意志自制性较差,所以应注意加强养成教育,注重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故本题选D。
3.A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题干中学生做完题跟同学对答案不能坚持自己的答案,易受他人影响,属于场依存型。故本题选A。
4.D
【解析】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对德育开展的要求:(1)遵循这一规律,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2)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开端性(多端性);(3)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题干中有些同学总是忍不住上课传小纸条,说明其意志不坚定,而且德育实施具有多端性,因此赵老师做得对可以直接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故本题选D。
5.B
【解析】在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的社会需求,因此会或能够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就是“站好讲台”。故本题选B。
6.C
【解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学生,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更应该看到其长处与优点,给予学困生更多鼓励和关爱。教师应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因此C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7.A
【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题干中学生小郭看到同学因主动打扫教室而受到表场也开始在课后主动加入打扫,属于替代强化。故本题选A。
8.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其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故本题选A。
9.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初等教育指小学教育。”故本题选B。
10.C
【解析】课本遵循基本原则:(1)目的明确;(2)基础牢固;(3)知情统一;(4)高屋建瓴;(5)批判创新。其中,批判创新指使用课本,要反对盲从课本,因而要始终保持对课本的批判态度,对课本内容要经常性地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求证或深入批判。题干的描述符合批判创新原则。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