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3-03-02 14:19 天津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讨论策略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讨论策略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策略的缺点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有时比较浪费时间。故本题选D。
2.B
【解析】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或时间,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故本题选B。
3.A
【解析】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应用: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应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题干中解答、解决、证明、计算、操作等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应用,属于应用水平。故本题选A。
4.D
【解析】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控制人口的数量;(2)提高人口的质量;(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所以ABC选项属于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教育不能够延缓人口老龄化,所以D选项不属于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故本题选D。
5.D
【解析】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题干中“有的学习起来轻轻松松,而有的学习起来很吃力;有的人语文好而有的人数学好。”符合差异性的含义。故本题选D。
6.B
【解析】强度律是指: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例如,板书设计。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感知。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题干中“尽量用与黑板颜色相差大的白色粉笔”符合差异律。故本题选B。
7.A
【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故本题选A。
8.B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小华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知识,常常以编写歌词,改编故事的方式赋予其意义自己更容易记住,属于精细加工的记忆术。故本题选B。
9.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题选B。
10.D
【解析】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两化”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要实现这个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