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3-03-11 14:27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曾深情回忆自己的科学起航原点。下列对中学时代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中学时代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③中学时代是人生最苦恼也是最累的时代
④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学时代的认识,题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希文的回忆强调了中学时代的重要性,表明中学时代是我们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时代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①夸大了中学时代的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②④观点正确;③没有看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C。
2.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同时社会生活也是纷繁复杂的。面对社会流行,我们应该( )。
A.紧跟潮流、盲目追随 B.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C.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D.特立独行、我行我素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面对流行的正确态度,面对流行,我们应明辨是非,理性思考,慎重选择,不能盲目从众,因而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是面对流行的错误态度,因而应排除。故选:B。
3.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体现了( )。
A.思维的独立性 B.思维的发散性
C.思维的批判性 D.思维的创造性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批判性,题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指学习要有怀疑精神,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观点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思维的独立性,观点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观点B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思维的创造性,观点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4.下列关于社会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广泛
②兄弟姐妹是业缘关系
③人的身份关系是父母亲来确定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答案】B。解析:兄弟姐妹是血缘关系,所以②错误;人的身份是社会关系确定的,所以③错误。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越大,社会关系就会越来越广泛,①正确;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份也不同,④正确。
5.2019年初,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文中指出,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是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据此材料,中学生应该( )。
A.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B.充分认识网络危害,全民执法打击
C.提高辨别能力,抵制不良信息
D.改进信息技术,促进传媒发展
5.【答案】C。解析:题文中,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是网络谣言的“重灾区”。这提示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C说法正确;中学生没有文化市场管理的权力,没有执法的权力,AB说法错误;D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C。
二、材料分析题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从公安部获悉,11日17时许,随着两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191名利用网络刷单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涉及国内多个省区市的800余起案件成功告破,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据悉,针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新形势新特点,公安部从去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新一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同时,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切实增强防骗意识,不要轻信“网络刷单返利”或“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等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1)我们为什么要践行诚信?
(2)我们应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3)面对网络诈骗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意识?
6.【参考答案】
(1)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3)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等。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技术》知识点测试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客观题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