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3-04-14 16:41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运用。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数据代表,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中某校九年级(1)班第3小组11名同学的捐款数,提问:你认为如何能描述该组同学捐款数的“集中趋势”?
预设1:平均数为12元,但是这个小组的11名同学中,捐款数高于12元的只有1人,低于12元的有10人,数据“12”不能较好地反映该组同学捐款数的“集中趋势”;
预设2:大多数同学的捐款数都在5元左右。
追问:对一组数据情况的描述除了平均数,还有没有其他的量?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平均数的特征
多媒体出示第28届奥运会男子50m步枪3×40决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的射击成绩,提问:乙运动员由于第10次射击脱靶而失去了冠军,你认为乙运动员这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8.84能反应他的实际水平吗?
预设:乙运动员10次手机的成绩中,高于8.84环的有9次,低于8.84环的只有1次,不能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甲的成绩高于平均数的有6次,低于平均数的有4次,处于相对“中间”位置。
并及时总结: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如果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差异不大,那么平均数就能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中位数的概念
提问:如果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大小差异很大,该怎么描述这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设置学生前后桌4人,5分钟的时间讨论,利用“问题1”和“问题2”探究。
预设1:“问题1”中将11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比5小的数有5个,比5大的数有5个,处于中间位置的
数是5,用“5”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预设2:“问题2”将10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发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9.5和9.9,用两数的平均数“9.7”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教师总结:一般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大小差异很大时,通常用中位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众数的概念
多媒体出示“问题3”小明在校内抽样调查了30名男同学的衬衫尺码,提问: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采购哪种尺码的男衬衫?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穿领口大小为39cm的衬衫的人数最多,应多采购这种尺码的衬衫。
总结: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在“问题3”中,数据“39”出现的次数最多,“39”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提问:在什么实际情况下,会用到众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预设: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常用众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巩固提高
“练习”1
某校九年级8个班级向“希望工程”捐献图书的册数情况如下:
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七班八班
册数5096100909012050090
(1)求平均每个班级所捐图书的册数。
(2)求所捐图书册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准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课后作业:(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哪些特征?(2)练习第2题。
四、板书设计
中位数与众数
定义:中位数:
众数:
特征: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