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4-17 17:57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你的教学重难点是如何设置的?
【参考答案】
《腊八粥》这篇课文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本文描写细腻,展现了吃腊八粥这一温馨的家庭节日画面。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同时,六年级的学生思维灵活,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认真思考,但是对于民俗的理解可能不够清晰,因此,根据本课的内容、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教学目标为:①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通过朗诵、小组讨论了解文中内容;领略详略得当的艺术效果。③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的趣味,与同学交流自己喜爱的食物。
我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文中内容;领略详略得当的艺术效果。难点为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的趣味,与同学交流自己喜爱的食物。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详略结合的写法有怎样的好处?
【参考答案】
详略结合的写法能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完整,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腊八粥》的教学中,作者运用了详略结合的写法,把主要部分写得详细,而略写喝粥的过程,使得对腊八粥的描写和诱人表现得更加突出,体现出传统民俗的趣味,结尾直接写喝粥后人物的表现,体现出家庭生活的温馨,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3.你的板书是怎样设计的?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腊八粥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我的板书是以一碗腊八粥为基本内容,把课文的主要部分——等粥、喝粥、详略结合的手法、文中呈现出的民俗趣味、生活温馨一一展示在板书上,整个板书重难点突出。而且生动形象,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4.请你简单谈谈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
本课选自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从小孩的角度,写了他盼粥、看粥、分粥、喝粥的过程,文中充满着浓厚的家庭氛围,字里行间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温馨,极富生活气息和民俗趣味。表达了沈从文对家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恋,使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语言通俗简练,对话妙趣横生,儿童的天真和狡黠在文中得以体现。选文可分成三层:
第1自然段:腊八粥的原料、做法、味道。
第2-17自然段:“等粥”:盼、分、看、猜。
第18-19自然段:“喝粥”。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5.请你谈谈“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参考答案】
腊八节,俗称“腊八”,农历腊月初八。古人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祈求丰收。从宋代开始,古人开始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腊八粥的材料十分丰富,主要有豆类、谷类、干果类,寓意“合聚万物,调和千灵”。
我国北方地区,还会在这一天泡“腊八蒜”,老舍曾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记叙了腊八蒜的制作方法,“泡在醋中的蒜会绿如翡翠,醋也有了蒜的辣味。待除夕吃饺子时取腊八蒜食用,很受人们欢迎。”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春》教学设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