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4-17 18:02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全民建设运动的表现,总结出全民建设运动的主要成就。
2.通过观察《民族工业成就图》理解全民建设运动的意义,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认识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感受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全民建设运动的主要成就。
【难点】
全民建设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起、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的“短暂春天”。
教师追问:在此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又是怎样发展的?有哪些具体表现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史料,提问: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当时的广大群众表现出哪些行为?
材料一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工业建设会趣旨》
材料二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材料三
学生回答: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提倡人们成为“产业革命者”,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广大群众支持国货,抵制洋货。
师生共同总结: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成就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视频片段,提问: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广大群众提倡国货行为的推动下,国民生产总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后,以历史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国民生产总值状况: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了8.86%。
教师补充: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三)意义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民族工业成就图》进行小组讨论:全民建设运动有何重要意义呢?
小组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在全民建设运动中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都有所发展,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2.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提升,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2.作业:搜集在全民建设运动中兴起的企业的信息并制作成资料卡片,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全民建设运动
(一)背景
(二)成就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三)意义
出现较好发展局面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