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09-25 13:21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题目: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
2.内容:报道重大历史事件,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这一特点。
别了,“不列颠尼亚”(节选)
周婷 杨兴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基本要求:
(1)朗读课文,表现出作者的情感;
(2)问题设计紧扣文本,有助于学生体会写作特点;
(3)试讲10分钟左右;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熟悉新闻通讯写作特点。
2.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3.欣赏作品语言,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品位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4.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