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09-25 13:23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愀然:容色改变,不愉快的样子。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都是意动用法,翻译为: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
匏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尊,同“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要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①提问:作者问客人箫声为何如此悲凉,客人首先说了什么?
要求:学生默读文段,思考问题。
明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提问:客人说到了曹操,说了关于曹操的哪些事情?
明确: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
③提问:然而客人却说了一句“而今安在哉”,这说出了客人什么感慨?
明确: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已不知去处,客人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
④提问:客人由曹操又想到了“吾与子”的处境?那作者和客人的处境如何呢?
明确:作者和客人都是“有志无为者”,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提问:由二人的处境,客人又引发了何种感慨?
明确: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⑥师小结:在这无穷无尽的宇宙中,人的生命是短暂而渺小的,所以客人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这也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⑦提问:既然如此,客人又有怎么样的美好愿望呢?
明确: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⑧提问:是啊,正是因为生命是渺小而短暂的,所以他们想要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然而这能实现吗?客人又引发了何种感慨?
明确: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⑨提问:是啊,这理想终究是不能实现,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那么客人“悲”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要求:学生默读文段,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渺小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与现实(不可骤得)的矛盾生悲。
⑩提问:作者写客人“悲”是为了体现了自己的什么情感?
明确: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如何看待作者这种“悲”的情感?
要求: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派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明确: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悲伤是难免的。但是我们要及时从悲伤中走出来,做到乐观面对。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总结:作为一个胸怀壮志,心系天下的文人,苏轼一生可谓是坎坷多舛的。黄州、惠州、儋州,这些被贬之地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内心应该是忧郁痛苦的。然而面对人生的苦难,苏轼却能乐观面对,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正是因为这种乐观旷达的处世态度,所以在文章中作者终能化悲为喜,后续内容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结合苏轼《定风波》这首词,从苏轼的人生态度出发,对其写一段评价语,3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