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3-10-13 17:08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知识。C、D项正确,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并发展的学说。A项错误,一般认为哲学史上有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近代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形式。朴素辩证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希腊三贤,而唯心辩证法集大成者为黑格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所以辩证法并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B项错误,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源于英国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马克思。故本题选CD。
2.【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举制度。A、B、D项正确,C项错误。选举的原则有:普遍性原则,平等选举权原则,秘密投票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故本题选ABD。
3.【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A项错误,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B项正确,莫言,原名管谟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C项正确,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属于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D项错误,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但没有获得诺贝尔地理奖,也没有这个奖项。故本题选BC。
4.【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罚具体运用。A、B、C、D项正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故本题选ABCD。
5.【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A、D项正确,按照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B、C项正确。故本题选AD。
6.【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知识。C、D项正确,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并发展的学说。A项错误,一般认为哲学史上有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近代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形式。朴素辩证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希腊三贤,而唯心辩证法集大成者为黑格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所以辩证法并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B项错误,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源于英国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马克思。故本题选CD。
7.【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举制度。A、B、D项正确,C项错误。选举的原则有:普遍性原则,平等选举权原则,秘密投票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故本题选ABD。
8.【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A项错误,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B项正确,莫言,原名管谟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C项正确,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属于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D项错误,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但没有获得诺贝尔地理奖,也没有这个奖项。故本题选BC。
9.【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罚具体运用。A、B、C、D项正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故本题选ABCD。
10.【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A、D项正确,按照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B、C项正确。故本题选A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6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之教学试题4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