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23-11-16 15:18 广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2.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3.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 )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4.(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A.行动研究法
B.叙事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调查研究法
5.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7.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
E.知识提取
8.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将学生设置为两人一桌体现了( )的应用。
A.社会促进 B.结伴效应 C.期望效应 D.同体效应
9.噪音会干扰学生智力的发展。(判断题)
10.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简答题)
正确答案
1.【答案】C。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2.【答案】B。解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答案】B。解析: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4.【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法的概念。
5.【答案】D。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6.【答案】D。解析: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7.【答案】ACE。解析: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编码隶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8.【答案】AB。解析:结伴效应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结伴从事相同的一项活动时(并不进行竞赛)相互之间会产生刺激作用,提高活动效率;同体效应是指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
9.【答案】√。
10.[参考答案]
(1)深度加工记忆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广西教师招聘编制考试-模拟练习题(32)
下一篇: 广西教师招聘编制考试-模拟练习题(4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