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1-30 16:4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互文手法的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答案】B
【解析】互文是通过上下文意互相交错、渗透、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格。A项,出自王昌龄《出塞》,本句大意: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B项,出自王维《山居秋暝》,本句大意: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使用了对偶的修辞。C项,出自《木兰诗》,本句大意: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是“整理像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和“贴好花黄”的共同条件。D项,出自杜牧《泊秦淮》,本句大意: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堤。故本题选B。
2.下列各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不为五斗米折腰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D.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2.【答案】A
【解析】A项,借代。“五斗米”代“俸禄”,语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句意为:我不能为那微薄的官俸弯腰行礼。B项,双关和比喻。“丝”与“思”形成谐音,突出思念之意,语出唐代李商隐的《无题》。诗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C项,夸张。从“翻手”“覆手”可以看出,此句意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D项,拟人。“不言”“自明”都是表示人的具体行为动作,将“冰”“炭”拟人化。语出《晋书·王沈传》。此句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故本题选A。
3.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答案】D
【解析】A项,比喻。将“白云”比作“游子”,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本句大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像行踪不定的游子,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 B项,比喻。将琵琶乐声比作珍珠掉落玉盘的声音。本句大意: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C项,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用比喻的手法,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本句大意: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D项,对偶、用典。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两个典故,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中小学教师招聘语文笔试试题1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