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12-12 16:5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探究
我将演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3-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以下操作
(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产生气泡速度慢,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接着我请同学思考:怎样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产生气泡的速率使木条复燃呢?并继续进行实验
(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总结:产生气泡速度快,木条复燃。
结合以上两个实验,请学生观察展示的实验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二氧化锰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呢?二氧化锰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吗?
多媒体展示资料的内容为:
①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②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学生经过讨论后可知:通过称量实验后洁净干燥的二氧化锰我们发现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我此时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像二氧化锰这样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通过以上方式得出结论: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参与反应,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3)请学生尝试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并提示:二氧化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可以写在反应条件中。大屏幕展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请学生检查是否一致,加深学生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
(4)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反应所需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
学生回答: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并且可以控制开始和停止。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收集满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教师总结:确定反应原理后,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生成物的状态、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等选择适宜的收集装置。组装好发生装置与收集装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正确的实验操作。
(三)巩固提高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1.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如何验满?
2.播放:催化剂的发展与作用。
提示:催化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催化剂也在科技发展、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
最后我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课下查阅资料氧气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总结记录,下节课进行介绍。
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氧气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上呈现了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概念。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够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逻辑、教学重难点。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