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12-14 17:40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你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参考答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语文老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也是实现语文“人文性”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现行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如《鸟的天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鉴赏美景,在美的体悟中加深对祖国山河的感知能力,在美的欣赏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
同时,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活动,教师可以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做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相关的课题。学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看相关挂图等方式,能逐步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多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多参与,在实际体验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跟祖国大好河山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板报设计比赛、摄影比赛、图书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答案】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重视示范朗读。教师精彩的示范朗读,对学生的朗读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朗读形式多样化。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齐读、领读、轮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换朗读的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敢读,喜欢读。
(3)有效的朗读指导。只让学生自己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及时进行指导,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来设计重音、停顿、语气和语速的变化。
(4)朗读、朗诵展示。小学生的表现欲比较强,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老师的肯定,所以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这种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