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12-19 13:3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掌握“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与及主要观点。
2.本课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3.学习各个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通过对老子思想的学习,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孔子思想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诸子百家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
难点: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认识到各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内容如下。
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
易中天是我国著名学者,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百家争鸣》,去一探究竟。
环节一:老子
1、多媒体图片展示老子像。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老子有什么思想主张,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部著作中。
3、提问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补充说明: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经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其思想主张主要集中在《道德经》中。
4、引导学生在课堂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从故事中得出“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道理。教师出示《道德经》图片,向学生解释,塞翁失马体现出书中的观点,即朴素辩证观点,比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称为道教始祖。
5、过渡:在春秋时期,与老子同时期的还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又是什么样的任务,我们应该如何了解他,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教师多媒体展示孔子像,向学生介绍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年轻时做过几年官,后又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我们现在司法部门的最高领导。因在政治上不得意,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下面,我们从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两方面来了解孔子。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文艺复兴运动》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