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dong.hteacher.net 2024-04-13 14:10 广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抽象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分析弹力的方向。
3.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弹力的产生、方向。
教学难点:
判断弹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学生体验活动:手指戳自己的脸,手捏玻璃杯。学生谈不同感受与看到的结果,顺势提出问题:玻璃杯真的没有发生变化吗?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弹力的概念
承接导入问题,展示盛有墨水液柱的玻璃杯,再次让学生操作。总结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继续提出问题:发生形变的物体是否能恢复原状?运用生活经验,学生举例并进行分类,像撑杆跳高、弯弓射箭、弹簧可以恢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像橡皮泥、面团不能恢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或范性形变。再次提出问题: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有什么影响?分析撑杆跳高、弯弓射箭、拍篮球的过程明确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会产生力的作用,引入弹力的概念。
学生尝试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明确为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弹力的方向如何?结合例子,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弹力的方向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深化理解:教师提出问题绳子的弹力方向如何。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判断几种情况弹力的方向。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知识,老师补充、升华情感。
五、布置作业
思考弹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六、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