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4-07-12 11:45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说学情
(一)有利因素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求知欲强,平时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心理素质好,通过我自编教材,采用情境和游戏的教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不利因素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动作的协调性比较差,自控能力也不强,加上性别、个体、运动水平的差异,可能会为本节课带来一些困难。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体验法”“情境设置法”“观察法”“导学法”“互学法”等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弯道跑的练习中产生运动的兴趣,培养自学、互学、合作的精神,来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活,练得活,对课产生新鲜感,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目的。
五、说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尝试法、观察法、互学法、解疑法、合作讨论法和分组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进行抓小偷比赛的游戏。再通过“穿越障碍跑”来提高弯道跑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六、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准备部分;第二环节为基本部分;第三环节为结束部分。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强调安全。
2.热身活动
(1)螺旋跑,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做准备运动。为什么第一环节要进行热身运动?是根据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游戏:跑数字。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跑0、1、3、6、8数字,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直道与弯道跑的对比感觉,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基本部分
本环节分为五点:(1)激趣导入;(2)在观察中发现;(3)在指导中感知;(4)在体验中理解;(5)在玩中应用。
(1)激趣导入: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导入课题。让三位学生自愿担任不同角色,在湖边追捕小偷,并通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出“怎样才能在弯曲的湖边以最快的速度抓小偷”的思考来揭示弯道跑这一课题,让学生说一说在游戏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抓到与抓不到的原因。
为什么要在激趣导入部分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导入课题?是根据水平三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去组织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体育锻炼与生活息息相关,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更专注地投入学习,掌握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2)在观察中发现:请两位学生沿湖再跑一次,其他学生认真观察这两位学生跑时的上体及手臂动作。让领先的学生说一说自己跑的感受,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再跑、再观察是把学生的原始思考引导到技能、技巧上,使学生在说议的交流中有所发现,为要领的学习做好铺垫。
(3)在指导中感知:请同学们把“议”的说一说,老师再通过讲解弯道跑的要领,质疑解难。为什么要让学生“议”?“议”是给老师的教学传递了最能启迪学生的信息,老师可根据学生思维的偏差去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要领。质疑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回答的优良品质。
(4)在体验中理解:分组进行“警察抓小偷”活动,师生互动,让学生比一比,看谁抓的“小偷”多,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为什么要分组活动?这有利于突出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技能技巧的建构。点评则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