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su.hteacher.net 2024-07-12 14:16 江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要求、意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意义;知道居民收入的来源,劳动的重要性、要求以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因、措施。
2.通过学习有能力区分我国分配方式的适用范围,学会分析我国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3.通过本课学习,理解并认同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弘扬劳动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要求、意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意义。
难点:通过学习有能力区分我国分配方式的适用范围,学会分析我国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理解并认同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弘扬劳动精神。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材料: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老百姓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提问:我们的收入都是怎样得来的?我们的收入为什么增长的如此快?
学生回答问题,并由教师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教师出示材料:某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红红火火,每年的集体分红让人美慕。村民不仅耕种自家承包的土地,而且在村办企业领着一笔不菲的工资。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也早早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医疗。该村富裕后,还不忘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富裕。
并提问:该村实行了什么样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角度谈谈对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看法。
学生归纳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原因、基本内容以及意义
活动一:
教师提出问题:(1)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行哪种分配方式?(2)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在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合理,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陈述理由,教师明确: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活动二: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进行点拨: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活动三: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实行按劳分配的好处,师生共同总结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活动一:
教师出示材料: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出一倍。提出问题:小吴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同富不同路”图片:有人靠劳动致富,有人靠科技发家,有人靠投资获利。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学生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三)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纪录片《铁人王进喜》,引导学生谈谈观看之后的感悟。
学生交流感悟,教师得出结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守法劳动致富。
(四)课堂小结
学生先谈谈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要求、意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意义;居民收入的来源;劳动的重要性、要求以及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五)布置作业
课后了解父母的收入来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下节课分享交流。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