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4-07-15 10:44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七、教学过程
接下来,到了我说课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1·导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用多媒体展示中西方的美术作品,同时提出问题,这几幅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你的原因。学生积极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什么是美术?对他如何来进行鉴赏呢?顺势引出今天的课题《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环节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中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结合了高中生的认知发展,主要采用的是图片对比的方法。
(1)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对他们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之后得出,美术的门类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书法.篆刻。在此基础上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同时多媒体播放美术作品,请同学们对他们进行分类连线。 本环节可以使学生通过连线的小活动充分理解美术的分类。
(2)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我设置了以下的环节。将绘画以及石膏像教具像同学们展示,提出问题:绘画与石膏像在空间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通过看,摸等观察很直观的得出,绘画是二维空间,而石膏像则是三维空间。同时展示齐白石的《牡丹》,使学生在空间的理解上对他的造型进行分析,这幅画画牡丹但不是真实的再现,而是讲究以形写神,由此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中“造型”与“传神”的理解。 本环节一方面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美术的空间特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中国造型以形写神有一个初步认识。
(3)欣赏美术作品就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直观感知,离开了视觉,就无法谈欣赏。下面,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一段钢琴曲,学生感受到了美,接着,停下音乐,播放美术作品,闭着眼睛的学生们无法用眼睛去观察,没有了视觉,就体会不到美术作品的美,从而得出美术作品视觉特征。 通过这个环节的小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更加理解了美术的视觉特征。
(4)通过之前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石膏像以及青铜工艺品来进行对比赏析,得出美术作品的材料,肌理特征。 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合作的精神。
(5)展示《蛙声十里出山泉》以及《最后的晚餐》
问题:两幅图在构思上是怎么样的?表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虽然画面是静态的,但是他们在表达一个故事主题时,会选择一个特别的有代表性的瞬间,具有戏剧性,让我们回味无穷。 本环节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静态的特征。
3·拓展
多媒体出示《鲁内斯夫人》,让学生们根据她的神态给她添加内心的独白。学生踊跃回答。
通过本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兴趣。
4:小结作业
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让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他们进行赏析,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同时布置一个开放性的课下作业:课下去美术馆找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对他进行赏析。 本环节的设置是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有更多了解美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八、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吉林教师招聘考试《说勤奋》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