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4-07-16 11:47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我国古代社会提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体现了( )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技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故本题选C。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和助产,他通过这种方法能帮助对方把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启发出来,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3.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他的这句话表明( )。
A.生理上的差异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别性的重要原因
B.教育程度决定了人在后天能否取得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
C.智力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D.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但要变成现实还是取决于后天的实践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其中,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塑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同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是分工造成的,说明人的才能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故本题选D。
4.下列人员中属于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的是( )。
①班干部 ②班级积极分子③班主任 ④任课老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班干部,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故本题选A。
5.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周老师在“乐于助人,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中表扬了班上的好人好事,同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周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题干中,周老师表扬班上好人好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运用了榜样示范法。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20
下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