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bei.hteacher.net 2024-08-05 15:37 湖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情景导入
首先我播放视频录像,让学生欣赏两首不同乐队演奏的乐曲,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首乐曲分别用什么乐队演奏的?他们又带给你怎样的音响感受呢?之后学生谈感受,知道了第一首是交响乐队演奏的,给人一种大气恢弘的感受,气势庞大,人数多,空间大;第二首是弦乐队演奏的,给人一种优雅、浪漫、高雅的享受,演奏空间小,人数少,随之我导出新课内容--室内乐: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走进优雅、浪漫的室内乐。这样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为新课学习做下了良好的铺垫。
二、欣赏感受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室内乐,我会告诉学生在室内乐作品中,弦乐四重奏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的地位,讲解弦乐四重奏的图片及乐队组成以及特点。播放乐曲,初听感受。在欣赏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听后提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宛如看到了什么?谈谈你们的感受?学生谈感受,我通过课件显示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听后感受:“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之后我问:你们了解关于《如歌的行板》的创作背景吗?教师讲解关于《如歌的行板》的主题创作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聆听欲望。
欣赏教学的重点在于分段聆听,情感体验,听完第一音乐主题,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情绪,曲式,这一乐段有哪些乐器演奏的?接着让学生用呼吸来感受第一主题A段,感受一下每个乐句呼吸有什么不同?学生谈感受。我会让学生模仿一下小提琴的演奏,体会音乐的分句,体会乐曲的情绪,随琴用LA音模唱第一主题,通过反复的听赏与演唱体验,更好的引导了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欣赏音乐,也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获得情感体验。
我采取略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对音乐要素以及人文知识进行学习和交流,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
三、创造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优美的第一主题创编歌词。学生进行创编展示。然后出示北京101中学的特级音乐教师章连启,把第一主题填词的《夜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尝试着把歌词轻轻的填上,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升华
课堂的后,我为学生拓展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的片段,(白天鹅与王子的双人舞、四小天鹅)让学生欣赏,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展升华了本课的内容。
下课前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学生再次随着《如歌的行板》的音乐走出教室,意犹未尽,令人回味无穷!
我的整节课的设计思路,集中体现了“以聆听为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获取相关音乐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完成审美教育。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音乐学科面试《二泉映月》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春节到》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